更新日期:2025-09-10 点击量:93
虹光公司机械加工厂车间里,徐智学的身影格外醒目:他指尖在数控面板上精准操作,目光紧盯屏幕,一件件精度达标的金属零件从机床中产出,金属表面的光泽在车间灯光下隐约闪烁。作为数控车工技师,多年来,他凭借扎实技艺、创新意识、攻坚担当与奉献品格,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亮眼业绩,成为公司公认的加工能手。
“徐智学干的活,不用额外抽检。”这是车间对他技术精度的高度认可。他将“零缺陷”作为工作准则。面对图纸上±0.005mm的尺寸公差及严苛形位公差要求,他靠深厚的理论功底、敏锐的操作手感以及对设备性能的了解,总能将加工精度稳定控制在图纸规定的最优区间,甚至超出标准。无论是细长轴的同轴度控制,还是薄壁件的变形抑制,他都应对自如,经过他手的精密零部件,多次为公司核心产品性能稳定筑牢基础。
徐智学深深懂得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的道理,这里的“器”,既指设备,也包括工艺。针对传统加工中效率低、成本高的问题,他主动探索革新。在加工XXX关键零件外接头时,他用编程软件研究切削参数,模拟刀具路径与装夹方式,充分发挥机床性能:一次装夹完成车、铣、钻工序,优化宏程序,采用专用工装夹具等手段。最终,单件加工时间缩短了45%,刀具寿命提升了50%,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数十万元。
他还自学Mastercom车铣复合高级编程,熟练运用宏程序、参数化编程加工复杂零件,既提升效率,又保障了批量化生产的一致性。
遇到钽、钼、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,或是结构复杂、精度极高的异形零件时,徐智学总是主动攻关。在加工XX法兰时,其材料钽(Ta1)密度大、质地软、粘性强且导热差,极易磨损刀具,用多种硬质合金刀具加工,零件表面粗糙度均不达标。他查阅资料、反复试验,摸索出特殊的加工方法,成功解决难题,确保零件精度与交货期。
面对直角二通、内进气管这类形状特殊、装夹困难、加工易振动的部件,他创新思路,一次装夹完成车削、铣削、钻孔攻丝等全部工序,避免多次装夹的定位误差累积,还编制防震程序策略,实现高精度加工,填补了公司该类零件加工技术的空白。
公司重点项目高附加值产品的核心零部件,因工艺复杂、价值高、责任重,常交由徐智学负责。加工重点项目XXX产品的关键零件底座与顶盖时,该零件精度要求高、结构复杂,对光洁度和形位公差控制极严。他连续攻关,反复优化工艺方案,最终一次性加工合格,为项目顺利交付提供关键支撑。他加工的关键零部件,已成为公司产品质量的可靠保障。
徐智学把工厂当作家,将设备视作伙伴。他严格执行设备点检与保养制度,对负责的XKNC TX120-DBY小型数控车铣机床呵护备至:班前仔细检查,班中关注运行状态,班后彻底清理维护。在他的照料下,设备故障率始终处于低位,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,保障了生产连续性。
徐智学同志用他手中的车刀,不仅车削出精密的零件,更车削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价值高度。他是技术精度的“守护神”,是效率提升的“发动机”,是创新攻关的“排头兵”,是难啃硬骨头的“粉碎机”,是关键零部件的“定海神针”,更是爱厂如家、无私奉献的楷模。他的事迹,是工匠精神最生动的注脚,激励着全体员工追求卓越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!